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 闻 >  时 政 >  正文
MRI:钢铁行业下游一周动态及点评(20191206)
阅读数:41 发布时间:2019-12-08 19:29:00 来源:我的钢铁 相关关键字: 要 闻   时 政 打印

一.【房地产】

(1)土地流拍率增加,房企资金不断收紧

10月24日,广州有5宗土地终止出让,11月22日,郑州市郑东新区原本计划拍卖的3宗地块其中2宗中止出让,深圳出让6宗居住用地使用权,由于无人竞买流拍,11月26日,武汉共有3宗土地流拍。

MRI点评:截止2019年11月15日,百城宗数口径土地流拍率及面积口径土地流拍率分别为0.6%和1.2%,自八月以来将近10%的水平一直下滑。截止11月27日,全国主要城市的住宅土地流标已经达到了696宗,且平均溢价率一直下行,10月溢价率已经收窄到10.2%(4月:20%),体现出房企投资谨慎,高溢价拿地企业数量减少,房企资金收紧。并且不同城市面临着不同的土拍调整,一线城市土地竞拍要求较严,而厦门10月挂出土地竞拍不设竞拍底价且允许分两次缴清土地出让金,也体现“一城一策”的政策继续执行,拿地机遇出现分化。

二.【汽车】

(1)宁德时代与北汽新能源深化战略合作

日前,北汽新能源和宁德时代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无模组动力电池系统,如今继续迈出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的重要一步。12月6日,北汽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签署商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继续加强车型项目合作、推动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完善供货保障机制,共同推进宁德时代产品在北汽新能源车型上的快速应用。

MRI点评:宁德时代已经连续两年稳坐动力电池出货量头把交椅,今年前三季度在乘用车领域市场份额超过70%。尽管订单接到“手软”,但宁德时代始终对市场竞争抱有敬畏谨慎的态度,抓紧与车企进行深度合作,并且向海外市场开拓,今年10月,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破土开工。新能源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的简单对抗,而是演变成为全球范围全体系能力的持续竞争。未来的新能源行业,无论对于整车厂,还是零部件企业,只有掌握最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掌握更多的市场。

三.【工程机械】

(1)搏击“一带一路”,徐工工厂落地海外

据悉,徐工重卡产品已销往183个国家和地区,建成5大海外研发中心、15大海外制造基地、KD工厂全球布局。近日,徐工重卡又一KD工厂项目落地尼日利亚,该厂预计于2020年6月建成投产,未来年产量可达4000台。

MRI点评:非洲是我国商用车行业的最大出口市场之一,而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更是非洲西部大陆的经济引擎,目前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物流运输成本高企,商用车市场需求旺盛。为了进一步在非洲市场形成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徐工率先探索当地组装、产能前移模式,在尼日利亚组建KD工厂,通过非洲西部具有先发优势的市场,逐步辐射、覆盖其它重点区域。徐工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出口占有率第一,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占有率超过50%。徐工将更深度的参与非洲基础设施、高效物流的建设,全力搏击“一带一路”和全球化建设装备市场,加快实现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到50%战略目标,加快打造成国际化世界级徐工。

四.【家电】

(1)格力股权转让尘埃落定 将推股权激励计划

格力集团与珠海明骏12月2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珠海明骏416.62亿元受让格力15%股权,珠海明骏承诺保持经营管理团队整体稳定,不以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为目的,股权划转完成后,格力电器也将由一家珠海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变成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企业。

MRI点评:在外界最关键的控制权问题上,虽然花了416亿当上了最大股东,高瓴资本仍同意不谋求格力电器实际控制权,并保留董明珠等高管对格力电器的掌控力,这样就保证了核心管理层对于企业的控制力,有利于格力继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刚刚入主的高瓴资本表示:要推动对董明珠为核心的格力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总额不超过总股本的4%,金额约为130亿,这将有效促进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积极性。与美的相比,之前格力的股权激励机制受到的限制较大,导致市场给予美的的估值一直要高于格力。此次要开展的股权激励,或带动格力的新一轮成长。

五.【造船】

(1)日本两大船企正式联手,造船业竞争愈发激烈

2019年11月29日,日本最大船企今治造船与第二大船企日本造船联合(JMU)宣布就资本和业务合作的基本事项达成协议,并签署了相关协议书。今治造船与JMU希望在这个会计年度结算前,也就是2020年3月以前完成这笔投资案.双方联手后,也将成为继韩国及中国后的全球第3大造船集团。

MRI点评:今年上半年经过船厂员工罢工等重重关卡,韩国现代重工成功收购大宇造船,成为全球最大船舶制造商,随后11月26日,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后形成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强强联合,与韩国船企势均力敌,日本作为第三大造船国,也同样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从目前的主营业务定位来看,日本联合设计公司以制造10000TEU以上大型集装箱船和VLCC、大型散货船等,不包括LNG船,显然,对于在这些方面更有竞争力的中国船厂产生的冲击作用更为明显,三大造船国竞争愈发激烈。

如需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和研究报告,敬请联系MRI相关行业研究员

地产:柳嘉慕 021-66896759

汽车:宋小文 021-26094281

机械:牟秀燕 021-26093818

家电:陆子渊 021-26093386

造船:刘 颖 021-26093404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价格行情 行业动态 专家论谈 国内要闻
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若本网有部分文字、摄影作品侵害到您的权益,我们深感抱歉,并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核对,我们收到邮件后会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寻求解决方案。
我们的邮箱是:1832405691@qq.com 欢迎您的来信!
 
热门资讯排行
  •